需求回升預期 膠價中樞抬升?
宏觀面:國內疫情再次爆發可能性小,國內經濟弱復蘇,汽車行業景氣度提升。供應端:進入7月,東南亞產膠國開割比例依舊不高,膠水產出較往年同期偏少,原料偏緊狀態暫無明顯改善,供應稍顯偏緊,需求端:5月重卡、汽車數據好轉驗證需求回暖邏輯,在政策加碼下需求回暖預期有望逐步發酵,供需矛盾有望緩和,膠價有望修復性震蕩偏強走勢。
策略:激進者建議滬膠、20號膠逢回調買入
一、6月行情回顧
6月滬膠主力延續區間震蕩,最高價10740點,最低價10120點,震幅為6%。滬膠基本面多空博弈加劇,國內外疫情反復,市場避險情緒升溫,操盤意愿較弱,國內外膠水產出較往年同期偏少,原料價格堅挺,成本端存在支撐,而下游需求回暖預期逐步驗證,重卡、汽車數據好轉,但政策刺激或將透支后期需求,青島保稅區區外庫存高企,去庫存壓力較重,膠價大幅走高動力不足。
二、經濟弱復蘇,汽車行業景氣度提升
國內疫情再次爆發可能性小,市場恐慌情緒降溫。近期歐美疫情有所反復,國內河北、北京疫情有抬頭跡象,市場避險情緒升溫,橡膠期貨持倉成交下滑,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疫情進展,國內疫情管控措施有力,國內疫情再次爆發可能性較小。
全球經濟呈現逐步復蘇態勢,汽車行業成政策發力點。從經濟先行指標來看,全球PMI拐點或現,歐美國家疫情得到初步控制,各國紛紛出臺刺激經濟方案,各行業復工復產,行業景氣度逐步復蘇,經濟呈現弱復蘇趨勢,而汽車行業作為可選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,汽車行業景氣度提升將帶來其上下游產業鏈的直接受益,截止2020年5月,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下滑2.8%,而汽車類消費總額同比轉正為3.5%。
三、基本面分析
1.東南亞產膠國減產,供應尚未釋放
東南亞產膠國減產,供應尚未釋放。ANRPC成員國包括泰國、印尼、越南、馬來西亞、中國等13個國家,天然橡膠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90.5%,據ANRPC,5月天然橡膠產量為77.1萬噸,處于近五年的低位,1-5月ANRPC天然橡膠產量400.98萬噸,同比下降7.2%,主要由于東南亞前期干旱及疫情導致下游需求大幅下滑,原料價格持續低迷導致割膠意愿不佳,而進入7月,東南亞割膠進程依舊緩慢,尚未全面開割,供應釋放壓力不大。
泰國政策加碼助力橡膠產業,產量同比持平。泰國橡膠委員會投入350億泰銖(約合76億人民幣)以減緩疫情期間膠農的經濟壓力,以確保橡膠收入不低于60泰銖/公斤(約合13塊人民幣/公斤),此項舉措將對膠農割膠積極性有所提振,同時泰國交通部擬投資856億2300銖加工道路中間橡膠隔離墩和指路牌,投用于全國12,000公里道路,替代價格更貴的水泥隔離墩。這兩項措施將有助于橡膠產業供需基本面改善。
四大主產區天然橡膠出口量同比下滑。東南亞四大主產國泰國、越南、馬來西亞、印度尼西亞疫情得到初步控制,進入7月,產區人員流動、物流運輸將恢復常態,橡膠出口或將恢復往年正常水平,7月出口量將增長,據ANRPC,四大主產區5月天然橡膠出口量60.16萬噸,同比下滑16.14%,1-5月出口量334.04萬噸,同比下滑11.5%。
國內橡膠需求回暖,進口量出現回升。天然橡膠是對外依存度較高的品種,國內產量較小,大部分依賴進口,進口來源國主要是泰國、越南、馬來西亞、印尼四大橡膠主產區,四國占我國進口量的90%左右,由于國內逆周期調控政策持續發力,各地區出臺汽車促銷費政策,政策加碼帶來橡膠需求回升,貿易商進口意愿增加,據ANRPC,2020年1-5月天然橡膠進口量194.93萬噸,同比下滑2.6%,降幅持續收窄,5月進口量41.6萬噸,同比上漲11%,增速出現回升。
2.全年供需仍顯過剩,三季度供需階段性緩和
2020年ANRPC天然橡膠供需仍顯過剩。據ANRPC最新預測,繼續下調全球天然橡膠供需預測,需求同比下降至6%至1290萬噸,產量同比下滑4.7%至1300萬噸,供需仍顯過剩,筆者以2019年ANRPC天然橡膠供需數據為基礎,以供應+2.3%、0%、-2.3%,需求+3.2%、0%、-3.2%,進行供需場景分析,如下圖9所示,三種場景即2020年樂觀預測、中性預測、悲觀預測,供需差值即庫存變動仍為正值,2020年天然橡膠供需仍顯過剩。
三季度天然橡膠供需矛盾改善,膠價易漲難跌。筆者以2020年ANRPC天然橡膠年度三種場景數據為基礎,對2020年剩下月份進行庫存推演,7-9月供需矛盾緩和,即庫存有去化趨勢,11-12月,供需矛盾嚴峻,即庫存有累積趨勢,這也與天然橡膠季節性規律相符合,7-9月國內外新膠容易受天氣因素炒作,今年厄爾尼若現象概率較大,膠價易漲難跌,11-12月新膠大批上市,供應大幅增加,膠價或承壓下跌。
國內隱性庫存高企,去庫壓力較大。青島保稅區區外庫存一直呈現累庫狀態,目前區外庫存約64萬噸,庫存高企,令膠價大幅上漲動力不足。筆者統計了近10年以來,天然橡膠交易所倉單量與滬膠主力收盤價得出其相關系數達到-0.7,屬于中度負相關關系。
3.泰國原料價格上漲,海南膠水價格創新高
泰國受連續降雨割膠進程緩慢,膠水產出較往年同期偏少,原材料價格出現上漲,成本端存在支撐。截止6月26日,膠水價格44.3泰銖/公斤,較月初上漲3.1泰銖/公斤,杯膠價格為32.4泰銖/公斤,較月初上漲4泰銖/公斤。
云南、海南產區全乳膠減產,膠水價格上漲。我國云南、海南產區由于白粉病與干旱導致減產,新膠尚未進入全面開割,膠水產量維持低位,原材料緊缺導致近期原材料價格堅挺,海南膠水收購價格突破14000元/噸,創近年來新高。
4.政策加碼,需求回升預期發酵
政策加碼下需求提升預期有望逐步發酵。據中汽協,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18.7萬輛與219.4萬輛,環比增長4%和5.9%,同比分別上漲18.2%和14.5%,1-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78.7萬輛和795.7萬輛,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24.1%和22.6%,降幅同比繼續收窄9.3個百分點和8.5個百分點。隨著國內疫情再次爆發可能性小,各地區汽車促消費政策落到實處,及兩會提出的擴內需穩消費的戰略目標,需求回升預期有望逐步發酵。
政策推動加快更新,重卡銷量有望維持較高水平。5月重卡銷售17.9萬輛,環比下降6.4%,同比增長65.6%。重卡銷量同比大增一方面由于前期壓抑的購車需求快速釋放,隨著兩會定調財政政策更加積極,國內大型基建項目陸續開工,物流車、工程車市場訂單超過去年同期水平,另一方面部分地區實施國三車限行、國三淘汰補貼退坡、車輛必須帶ETC選裝等重卡相關政策。自7月1日起浙江東陽市區、橫店鎮區對國三及以下排放的柴油貨車采取限行措施;東莞市核心控制區實施國三排放標準柴油貨車全天24小時限行,重型貨車高峰時段限行;佛山市實施國三排放標準柴油貨車限制通行;深圳市所有生產、進口、銷售和注冊登記的重型城市車輛應符合國六a排放標準;隨著各地對國三重卡限行的增加,國三重卡的淘汰速度或加快,逆周期調節帶動物流重卡、工程重卡銷量有望維持在較高水平。
重卡需求大幅改善并有持續向好跡象,但膠價不見反彈,主要是由于重卡銷量一般反映著基建投資,而基建投資是對沖經濟下行壓力的調節工具,與經濟呈負相關關系,筆者統計了2013年以來,滬膠主力月度均價與重卡月度銷量走勢,發現其相關系數為-0.1,呈現弱負相關關系,這也可以解釋重卡銷量好不一定代表滬膠價格上漲的邏輯。
汽車消費政策成果逐漸顯現,輪胎開工率有望繼續增加。政策刺激下的集中購車對于5-6月的市場恢復能夠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,汽車行業景氣度有望邊際改善,市場消費信心逐步修復,輪胎開工率有望維持增長,截止6月24日,全鋼胎開工率為66.63%,半鋼胎開工率為61.62%。
四、市場展望
宏觀面:國內疫情再次爆發可能性小,國內經濟弱復蘇,汽車行業景氣度提升。供應端:進入7月,東南亞產膠國開割比例依舊不高,膠水產出較往年同期偏少,原料偏緊狀態暫無明顯改善,供應稍顯偏緊,需求端:5月重卡、汽車數據好轉驗證需求回暖邏輯,在政策加碼下需求回暖預期有望逐步發酵,供需矛盾有望緩和,膠價有望修復性震蕩偏強走勢。
策略:激進者建議滬膠、20號膠逢回調買入
來源:華安期貨